對於爸媽來說,新生兒能夠戒夜奶、 睡過夜 是件值得祝賀的事! 一般嬰兒體重只要超過五公斤(通常兩個多月大時)、成長曲線正常就能慢慢地戒夜奶。 戒夜奶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睡前喝多點奶,當嬰兒半夜起來討奶的時候塞奶嘴安撫、讓他們重新入睡,通常幾天過後就不用半夜喝奶直接 睡過夜 !
可是當寶寶四個多月大的時候,會有所謂的 sleep regression 睡眠倒退! 因為四個多月大的時候寶寶正值第一個巨大的發展時期,腦內會產生許多變化,過了那段期間後寶寶就不再是個嫩嬰,行為舉止會有所改變(例如我家的 Zara 再也不會喝奶喝到睡著…)。 哄睡會變成越來越困難,半夜起來後也無法自行入睡、需要大人安撫,因此在國外很流行在寶寶六個月後開始「sleep training 睡眠訓練」。
Ps. 這篇將分享我們的睡眠訓練心得,僅供參考。 每位寶寶都不一樣,有些寶寶可能有胃食道逆流、還需要夜奶或是正在生病中,那麼就不適合睡眠訓練。
另外這訓練是希望寶寶單獨睡在自己的床上或是房間。 如果是母嬰同床的話,寶寶半夜醒來就發現大人在旁邊,通常很快就能自行入睡,大人甚至根本不會發現有睡眠倒退這回事。 不過西方社會講求獨立,與寶寶同床或同睡本身就是一種痛苦。
記得以前剛出社會,發現外國同事的小孩晚上七點就去睡覺到隔天早上七點,大人晚上就有時間放鬆做自己的事,許多小學生的睡覺時間甚至是晚上八點半! 在亞洲社會聽起來是不是很可不思議? 在懷孕後更常觀察剛成為人母的病人,她們看起來一點都不累! 原來是 sleep training 睡眠訓練拯救了她們。 「It’s magical。」那些嘗試的媽媽們都說。
睡眠訓練 sleep training 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最終目的就是教小孩子自我安撫的技能。 讓他們晚上就算半夜醒來,也能自己入睡。 在國外反而不注重嫩嬰「 戒夜奶、 睡過夜 」,因為他們相信在寶寶六個月之前沒有自我安撫的能力,半夜起來通常是有生理需求,當小孩越來越大夜奶也自然會慢慢戒掉。
因此在澳洲沒有月子中心,但卻有專門的 睡眠訓練學校(sleep training school )。 爸媽可以把嬰兒或幼兒送到該中心內,在裡面睡幾天,由專人訓練自我安撫的技能,爸媽其中一人則在隔壁的房間睡過夜。 兩歲小孩前會發生至少五次的睡眠倒退,因此就算現在訓練好了,之後還會把小孩送回去。
如果不想要讓孩子在外過夜的話,也有 睡眠訓練顧問(sleep training consultant)。 他們會依照小孩子的年紀收取一筆費用(印象中一次 NT$3000- NT$4000)並給予一個月時間的幫助。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父母小孩子的睡眠時間記錄下來,顧問會依照家庭的生活習慣加以調整以及協助訓練方式。
睡眠訓練與其說是訓練孩子,更多是訓練父母本身。 因為為了達到學會自我安撫,寶寶一定會哭泣,會使大部分的媽媽痛苦不已,忍不住去抱小孩。 所以有一派的父母覺得睡眠訓練不符合動物本能,是為了讓小孩子配合現代父母生活作息才發明的。 這樣的訓練方式會使小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因為無論怎麼哭他們都不會來,所以才停止哭泣。
不過根據長期研究發現,正確的睡眠訓練並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影響。 我身邊所有的醫生朋友(甚至兒科醫師)都訓練過他們的孩子。 睡眠訓練後不只全家睡得好、大人白天心情也比較愉悅,寶寶夜間睡眠不中斷也有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 畢竟有快樂的家庭氣氛才會有快樂的孩子。
在開始睡眠訓練之前,一定要讓寶寶習慣睡眠儀式。 就像我們大人沒有刷牙就睡不著,睡眠儀式就是要經過一連串的活動讓寶寶的身體知道該睡覺了。 這項活動一定要有預期性及規律性,需要有相同的事件跟順序才能成功。
大部分的建議是洗澡、按摩、唱歌、講話、換尿布、換睡衣、餵奶。 不然就是等小孩子大一點後就開始講故事、親子談話、換睡衣等。 不過我們覺得這些有點太麻煩,尤其是洗澡、按摩都要花很多時間。 所以我們從月嫂那邊接手 Zara 後,睡眠儀式直接就是換尿布、穿上睡袋、喝奶(後來 Zara 不奶睡後就把喝奶換成第一項,之後每天喝奶次數越來越少,午睡時就把這步驟就直接省略)、放進小床、唱歌、睡覺。
我們選擇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閃一閃小星星」這首歌是因為中英文版本都有。 嫩嬰時期我會邊拍著 Zara 身體,連續唱這首歌唱直到快到睡著,就可以離開了。 有時候可能會花費半小時至一小時。 一個月下來的訓練結果就是後來請親戚照顧,單單唱這首歌都可以讓 Zara 秒睡!
千萬不要抱起來! 因為後來我老公接手後講求迅速,抱起來唱雖然可以讓她很快入睡,但她之後就上癮,哄睡變超久而且一定要抱。 因為寶寶是習慣的生物,睡到一半醒來其實是有辦法自己翻個身再自行入睡。 可是如果當他們每次嗚咽大人就急著安撫,這就等同於在訓練他需要有人搖晃或安撫才能入睡。 自然這些習慣入睡時有家長陪伴的寶寶,醒來發現自己獨自躺在嬰兒床上,就會哭泣、甚至害怕。
如果你的寶寶需要抱著才能睡著,那麼也盡量在他快睡著的時候放到小床,哭的話再拍著唱歌哄睡。 不然寶寶在懷裡睡著後,發現自己被移位一定會大哭。 一定要有耐心啊…
現在寫這篇時 Zara 九個月大,無論是午睡還是夜睡,睡眠儀式就換尿布、穿上睡袋、放進小床、唱歌、睡覺。 如果人在外面的話,大概注意嬰兒月齡的 awake window(醒來的時間?),例如嫩嬰醒來的時間含餵奶換尿布是兩個小時,Zara 目前九個月大醒來的時間是 3 小時。 那麼在那個時間點用推車推她,很快就會睡著。
其實寶寶的生活作息蠻規律的,只是時間過得太快,大人沒記錄下來會不清楚寶寶為什麼哭鬧。 之後我會再寫一篇告訴大家我是如何記錄寶寶的作息、快速了解她哭的原因。 這樣就能快速處理寶寶的需求,讓 Zara 變成天使寶。 不然我也我不懂如何分辨哭聲啊… 另外護士也有給一張圖表說明寶寶月齡的醒來時間,都有助幫助爸媽們帶小孩。
很多人說到睡眠訓練馬上就想到這個方法。 這方式就是讓孩子哭到睡著。 理論上成效最快,但這個方法許多專家都不推薦,因為不清楚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而且一定要有監視錄影器,才能確保孩子的安危。
第一天坐在孩子床邊適當安撫,等孩子睡著後就離開房間。 隔天坐的位置離床邊遠一點,但孩子還是看得到爸媽。 第三天再坐更遠。 直到爸媽已經坐到門口,但孩子還能乖乖躺在床上自己入睡就算成功。 這方式對我來說不太理解,感覺房間要很大??
這是最多人採用的方式,也是我們使用的方式。 原則上就是逐漸拉長進入房間檢查孩子狀況的時間。 入房後不管反應如何,安撫兩分鐘後一定要離開房間。 直到下次間隔時間到再進入房間檢查。 這樣是為了讓寶寶知道爸媽還在,不是丟下他們,但是安撫這件事情是他們需要自己達成。 以下是我們使用的時間表。
這時間表也只是參考,例如家長可以決定每次只增加五分鐘或是某天的時間一直重複(例如重複 Day 3),但需要一致。 不可以時間還沒到就入房檢查,也不要今天十分鐘,明天五分鐘,後天八分鐘等。 通常幾天後即可見效,半夜醒來也是如此,也要等幾分鐘後再去哄,這樣寶寶半夜醒來後也會自行入睡,父母就可以一覺好眠。
我們第一次開始訓練是在 Zara 六個多月大的時候。 她當時從一個滿月後就睡過夜的天使寶變成每兩個小時需要抱起來哄睡的寶寶。 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我出新書需要上通告,每當 Zara 晚上發出一點點哭聲我就會睡不著,導致我老公會趕緊用拍打安撫,讓她趕緊入睡。 可是到後來變成需要抱、越哄越久,之後終於決定睡眠訓練。
當時我們人在台灣,所以我們三人是睡在同個房間。 不過 Zara 是睡在地上的小盒子內,她如果躺下去是無法直接看到躺在床上的我們。 訓練的方式是在做完睡眠儀式後,把房門關上,然後依照表格內的時間進去安撫。
第一天是由我進去的,可是我每次看到 Zara 求著我不要走的眼神跟哭聲我就忍不下心兩分鐘後離開,都會待到她被安撫才走。 結果這種方式沒有,因為是要讓他們知道爸媽的存在而不是安撫。 最後由我老公進去才有成效。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我朋友(女生)最後被老公要求躲在車上,因為媽媽們都會很難受啊!
第一晚哭了兩個多小時才入睡(第一天在安撫三次後就變成每十分鐘進去一次,邊看電視邊用手機計時),第二晚有比較短一點點,但還是哭得很慘。 第三天過後就變得比較短,大概一個半小時。 直到第七天才縮短成半小時,二十分鐘後進去安撫一次後就睡著了。
在這過後真的睡眠儀式結束後,把門關上就會自己睡著了。 我們之後要睡覺後再偷偷進去。 半夜哭泣的話也不能去哄,要依照當天的時間表再去哄她。 可是這樣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台灣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換地方(從台北到台中的公婆家住、待在不同飯店遊台灣等),所以很快又需要哄睡。
痛苦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一個月,我們終於回到了澳洲! 老公在回到澳洲後馬上重新開始睡眠訓練! 這次我們也是三個人睡一間,只是房間比較大,我們就架起了窗簾。 這樣雖然能聽得到彼此的呼吸聲,但還是有隔間效果(專家建議同房的話最把好嬰兒床放在雙方看不到對方的位置以及善用白噪音)。
第一個晚上哭得很慘,大概兩個多小時才睡著。 這樣每晚重複,第四天大概哭個十分鐘就自行入睡,等她睡著後我們再偷偷摸摸進去睡覺。 目前我們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在小孩子約七個月後開始分房睡,但我們還在評估要不要把客房改成她的房間。 我們朋友說雖然出國會打亂睡眠訓練,但回家後可能一兩天後又回到正常。
目前 Zara 可以自己睡九到十個小時,就算半夜醒來也不會打擾我們,直到早上七點才會發出哭聲。 午睡的話也是一樣的,有時候睡一個小時候哭醒不理她,五分鐘後就有可能自己睡回去。 不過小孩子的睡眠會一直變化,好日子不一定會持續。 每當睡眠發生變化,確保寶寶身心狀態正常那麼就可以重新訓練。
我覺得睡眠訓練對我們來說很棒,因為我們沒有幫 Zara 訂個嚴格的時間表。 我知道時間表對有些父母來說很有用,但我們很愛跟朋友晚上出去外食,這種睡眠訓練方式代表只要算好 Zara 的 awake window(該月零的醒來時間)她晚上睡覺的時間可以從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都沒問題。 目前她早上餵完奶後會回去睡兩個小時,總共「夜睡」時間是 12小時。 早如隔天要比較早出門,那麼前一晚就可以早點讓她睡覺(午睡可能會減少一個)。
以上就是我們訓練 Zara 睡過夜 & 費伯法 Ferber method 的心得。 希望對成為父母的你們也有幫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