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得到新生兒是件快樂的事,怎麼會不開心呢?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產後憂鬱症」,尤其近年來經過媒體大肆地報導,更是讓人重視這問題。產前憂鬱 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更是會讓親友說:「應該是妳懷孕的關係所以情緒起伏較大,之後就好了。」 「為了寶寶你應該保持好心情,增強情緒管理。」 「不要想太多。」 一些無心之言,會讓已經痛苦的媽媽們更無助。
憂鬱症的發生,時常是無預警的。就如有些人超級健康,但還是得到癌症一樣。而憂鬱症的症狀不限於「悲傷」,「不是是從前的自己」應該是比較好的形容方式。許多人都藏的很好,所以才會有人常說:「他外表那麼樂觀,根本不知道會有憂鬱症!」
大概有百分之十的準媽媽會得到產前憂鬱,許多是沒有原因的。當然有些因素可能會增加媽媽們的產後、 產前憂鬱,例如曾經患有憂鬱症、婚姻有衝突、缺乏支持者等。
其實我寫這篇文章花了許多勇氣,尤其在華人社會,提出自己有憂鬱症彷彿就是不夠堅強一樣。 記得我第一次跟我爸提的時候,他還覺得我卡到陰?? 我父母已經算很開明了,其他人我無法想像。 我覺得讓我最怕尋找外界幫助的原因,應該是怕自己其實只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無病聲吟」、「太閒才會想太多」等。 因此我想要把這一切紀錄下來,希望它可以幫助一些需要的人,讓人覺得不孤單,這樣就夠了。
備註: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有輕生念頭,請找專業人士協助。 以下的紀錄是我個人的分享,並不適用每個人的現狀。
要講產前憂鬱這件事情,應該要講到我的憂鬱症史。 其實在大部分人使用社群媒體時,都是顯現光鮮亮麗的一面,負面的發言會讓人感官不佳。 就算沒有這個意願,偶爾還是會跟人比較。
不過這都不是讓我有憂鬱症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根據第一位心理醫生的說法)應該是有一陣子我的婚姻不美滿、時常吵架(都是轉個念就會沒事的芝麻小事),吵到後來我都會失控、用輕微自我傷害的方式(但外人看不出來)來取得我老公的注目。
偏偏我老公是那種我越鬧越不理我的人,雖然沒有嚴重到要去醫院,但兩人最後都身心疲倦。 而壓倒我最後一根稻草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我無法創作、思緒完全空白,這對一位經營自媒體的人來說是很可怕。
最終我趁某趟回台灣時去找心理醫生,雖然只小聊了半小時,但已經給我巨大的幫助。 在不想要服用藥物的狀態下,我重新練瑜珈(延伸閱讀:七天印度瑜珈之旅) 、試著改變心態,無論身心或婚姻都有變好,重新找到「快樂」以及「對人生有動力」的感覺。
於是在我準備進入 32歲那年我們開始備孕,因為我覺得我心理上準備好了。 懷孕初期 1-3月雖然經歷身體上些不適,心態上都很正常,喜怒哀樂都有。 邁入懷孕第二期,身體也漸漸感到舒適。
此時的我突然某週開始注意到我的情緒開始麻木,沒有喜、沒有悲、不會想哭、不會像有些孕婦會無理取鬧,甚至連發怒也沒有,「我」變得不再是「我」,有點像當初憂鬱症的感覺。 好笑的是,老公覺得這是他婚姻中最開心的時刻,因為一切「和平」。 誰知道這只是壓抑的開始。
在快進入懷孕第三期,也就是大概二十五週時,APP 上面的生產倒數日從 280天變成二位數。 在那天我才意識到嬰兒快來了。原本已經沒有孕期間的喜悅感(但也沒有厭惡感),想到那些很期待自己孩子出生或是卸貨的朋友們,更讓自己質疑是不是有問題。
我想應該是這些情緒,讓我崩潰了。 我開始過得很不開心、易怒、吵架時又開始很偏激。 一方面很擔心突然爆走會不會導致早產(像電視一樣一生氣羊水就破了?),另一方面又很想消失,開始有輕生的念頭。 在懷孕 28週時,我找了我的婦產科醫生說明我的狀況。
很多人說夫妻要多溝通,我與老公在溝通方面從沒少過,我心裡想什麼都會說出來。 不過當你說出來時,對方不見得知道該如何幫助你或是回答你,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心情更低落。 我就曾經跟我媽講,她的回答是:「我知道憂鬱症,但沒想到會發生在妳身上。」 「也許你可以找其他已懷孕或是正在懷孕的朋友聊天,她們應該更懂妳的感受。」 我一位朋友提議。
其實我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許多時候壓力來源來自其他的媽媽。 尤其有些人天性樂觀,根本無法理解為何妳會這樣;又或者是她們本身也很忙,無法消化妳的負面情緒。 我就曾經與幾位朋友暗示過,但她們都選擇性視而不見(至少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又或者是想幫助,但怕自己說的話反而會有反效果,畢竟自身的經驗不見得能夠複製在他人身上。 因此我覺得找專業人士是最好的選擇。
在我跟婦產科醫生說明狀況後,他馬上拿了心理醫生的資料給我,希望我趕快去看專科。 他認同我的說法,產前如果就這樣的話,產後失控的機率會更大。 於是在我懷孕 31週,我看了心理醫師,細談了一個小時,試著找出原因,也整理出平常沒注意到的自我。
備註:心理醫師的費用在澳洲一小時約 AUD$170,但如果透過家庭醫師轉診,政府會每年會有補助,因此費用沒有想像地那麼高。
很多人在關注於媽媽時,會忘記爸爸的存在。 可是別忘記,當老婆經歷這些的同時,也會影響到男性的心理變化,而產生創傷症候群。 有些男生並不善於表達心裡的想法,有時會比女人更感到孤單。 我覺得我與老公的問題很早就存在了,也許當初應該早點去找感情諮詢,但又覺得是個人的問題而導致婚姻不順。
無論如何,我們兩人一致認為孩子的到來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於是老公現在也開始去看心理醫生,尤其他面對我的負面情緒已開始麻木(但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他的事了)更需要找人談談。 另外我老公也有參加一堂專門給準爸爸的三小時課程,讓男人可以認知當爸的責任。 詳細文章可閱讀這篇:準爸爸陪產 :男人專屬「爸爸教室」生產教育課後心得。
心理醫師在一個小時的談話中,試著找出為何我在孕期會何有這樣的變化。 小時候的成長過程以及過去的經歷,也會影響到現在。 以下是我們最初的結論,之後的治療也會專注於如何在不用藥物的狀況下,改變我的思考方式。
我跟心理醫師說,當時我住在南澳時很不快樂。 一開始會搬到阿德雷德這城市,是因為大學畢業後與一群朋友結伴從紐西蘭搬到一個薪水較高的「鄉下」地方。 沒想到不到一年,朋友們都陸續搬到其他大城市,而我在打算搬走前幾個月遇到現任老公,就此待了下來了。
我的公婆對我們很好,把一棟原本要投資的全新房子給我們住,但我還是悶悶不樂。 於是我們兩跑去環遊世界一年,還出了一本書(連結)。 原本以為環遊世界的心願了後,我可以好好定下來,但卻還是不快樂,更讓我覺得我生在福中不知福。 想搬離南澳,但又覺得辜負公婆的好意,我覺得我被困住了。
幸好最後我還是選擇改變環境,一切在搬到墨爾本後有了好轉。 就算搬進新房子後的兩個禮拜,墨爾本就因為新冠肺炎而封城數月,每天我還是很快樂,因為這是我選擇的人生;房子又老又舊,每天修漏水等也都沒關係。 於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嘗試懷孕了。
不過跟許多現代女性一樣,好像沒有一個正確懷孕的時機,人生好像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周圍的人會懷孕,大多數都是因為年齡到了,再不嘗試未來只會越來越困難。 其實我對這時間點懷孕沒並有後悔,而且也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那裡都不能去,才決定受孕,這一切是照著我們的人生規劃走,疫情只是巧合,所以不要再叫她是 covid baby 了!
跟心理醫師討論的結果,應該是到了懷孕第二期,胎兒確定沒問題,我潛意識才意識到沒有回頭路了。 而越接近預產期,我更焦慮,因為孩子生出來後人生將會不一樣。 雖然很多人說嬰兒生出來後,我母愛會自動取代,但目前的我不是那麼確定。
懷孕第二期初,當我小腹還是平的時候,我常常會問我老公我看起來是不是像是沒有懷孕? 好像被認同我看起來不像孕婦會令我更開心。 後期我也不太想要聊嬰兒,當人們問我:「妳期不期待嬰兒的出生?」 我也無法展現出世人希望我展現出的興奮感。
「感覺擁有選擇權跟掌控感對妳來說很重要?」心理醫生問。 確實從小我爸媽就給我許多自由,我想要做什麼都會給予支持。 而嬰兒即將出生的結果是我無法改變的,因此我開始悶悶不樂,即便應該是件快樂的事。
我接著舉例與老公在母乳上的意見不合。 對於母乳我一直認為母乳好,但也知道有些女性就是無法順利餵母乳。 因此我不希望給自己那麼大的期望,有就有、沒有就算了,配方奶粉養出來的小孩一樣很壯。
我老公對母乳就很堅持,當我說出我覺得配方奶粉也不錯這種話時,他馬上說他覺得小孩這樣很可憐(如果我可以餵母乳的話,當然無法產奶就另當別論)! 我們為了這件事情吵了很多次,因為我希望無論我的決定如何,他都會給予尊重(心理醫生指出我就是需要有選擇權)。 雖然最後他說最終決定由我,但這樣的言論就已經讓我覺得我沒符合他的期望,而埋下陰影。
備註: 我有同樣很樂於餵母乳的媽媽朋友,當妳還在孕期就一直傳關於母乳或是哺乳器等特價資訊,雖然是好意,但還是會有壓力。 畢竟現代社會好像讓人覺得不餵母乳,就不是稱職的母親,因此對於母乳的想法我也不敢實話說。 當我說我不介意一半母乳、一半配方奶時,有些朋友還是會表現出不經意訝異的表情。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不要給建議,而是等對方主動詢問再給資訊比較妥當。
以前的我蠻自我中心,不太在乎別人的感受,我開心最重要。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心境開始改變,怕另別人失望。 不過將就別人的後果是我變得很不快樂,於是我最後還是會爭取我原本想要的結果,但爭取到後並不開心,而是愧疚感,好像我是個很壞的人。
那愧疚感隨著憂鬱症而漸漸擴大,會覆蓋我原本得到我想要的結果的喜悅,形成一個好像永遠不知足的狀態,變成個惡意循環。 例如母乳這件事,我老公明明已經妥協,事實上他已經接受這樣的結論,是我自己跟自己過意不過去,感覺我好像讓他失望。
另一件事是我老公一開始非常想要兒子,在懷孕第一期一直灌輸我胎兒一定是兒子。 結果 NIPT 非侵入性產前檢測 檢測出女兒時,反而是我很失望。 每次吵架他不讓我時,我都會想今天如果是他想要的兒子,那他會不會更讓我? 就算我老公現在已經很期待女兒的出生,但在潛意識裡一直甩不開。
「妳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心理醫師說。 這件事情我也知道,以前的我一直都是聳聳肩無所謂,但最近就是會把事情無限放大,自己也很厭惡這樣的自己。 有趣的是,如果是我不認同的事(例如家人說我孕期不應該亂搬東西、不應該運動那麼多)就算被人說,我也無所謂。
「吵架的時候,我會想要自殘、自殺、消失,但是我老公從來不會有想死的想法,就算吵得很兇時也一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我跟心理醫生提問。 「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通常是因為自我厭惡,所以才會想要消失。」她說。
聽她這麼一講,我記得我曾跟我媽講過我有自殺的想法(當我穩定時),她說她不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我老公也是。 我才發現原來他們兩個都是發生事情就會怪別人的人,這樣的人把責任都推卸給別人,自然不會厭惡自己,因為千錯萬錯都不是自己的錯。 而我則是一發生事情,我會覺得是我自己的問題,自己是失敗者。
「聽妳這樣說,推卸責任的人比較不會自殺,但是怪人是不好的,有什麼方式是可以不要怪自己也不要怪別人呢?」我接著問。 「其實只要妳接受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妳無法控制的,例如嬰兒無法睡覺、餵奶,並不是自己的錯,那麼自然就會減少這樣的感覺。」心理醫生說。 我點點頭,確實我自己好像把家裡的大小事都壓在我身上,就算不必要,我卻還是想要插手所有的事。 難怪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在療程結束前,心理醫師問我今天有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覺得透過談話,統一整理出自己的行為與思緒,是個無價的結果。 嬰兒的到來是必然的,我需要用正面的方式接受,好好享受最後兩個月的孕期。 希望一個月後的回診,我的思緒會更正面,而如果沒有改善的話,她也會教我一些「技巧」,如何用另一種方式思考。
在看了心理醫師了解背後可能的原因後,情況雖沒有好轉,但也沒變壞。 尤其上個禮拜的失眠比較沒有那麼嚴重(有可能是因為睡覺有節制我喝水的量,上廁所次數有減少),心理上有感覺比較平靜。 延伸閱讀:懷孕後期 :症狀(胃酸、抽筋等) & 舒緩好物分享
不過我跟心理醫師說我還是沒有感受到懷孕的喜悅,看著臉書社團同樣八月預產的媽媽們(FB 有許多同個月份預產期的準媽媽社團,組群內的媽媽包含全世界,可以一起分享症狀及煩惱等)秀出 33-35 週早產兒的照片,我實在無法想像已經形成如此「完整」的嬰兒會在我的肚子裡!
「我跟老公最近都忙著過生活,都不會去想我懷孕這件事,畢竟該買的東西都買好了。」我說。 「我覺得跟肚子裡的胎兒溝通很怪,因為我無法想像她是一個活體。 對我來說她像是個靈(?),知道她的存在但是無法想像,但說她是神也怪怪的。 很多準媽媽們覺得有胎動就足夠感受到這孩子的存在,但也很多準父母會花錢去照 3D 的超音波,也許有了實體的畫面才有連結感。」 我接著自己下結論。
心理醫師接著跟我說她與植物的故事。 「以前我也不會特別跟植物溝通,養它們也常常養到死。 某天我突然決定跟植物講話,結果發現它們雖然沒有辦法回話,理智上你也知道它們聽不懂,但是它們卻因為我每天跟它說話而越長越大。」 我記得小時候如果某株植物長得不好,我爸也會威脅它,要把它砍掉。 結果每次都很神奇,那顆快死的植物常常都會起死回生。因此植物有靈性這件事情我很同意。
「所以胎兒也是,雖然你現在感覺不到她的實體,但卻也知道她的存在。 一開始雖然很怪,但她在腹中其實都聽得到,也能感受到妳的能量。」 結論是把胎兒當植物來養? 雖然還是覺得很怪,但至少這是我可以接受的理念。 看看接下來我能不能開始跟她說話吧!
在諮詢中,我一直跟心理醫生說我感到「detached from the baby。」「detached」這個詞意思是分離、沒有連結感。 我跟她說我在感情上很難投入,因為我怕投入太多,容易受到傷害。 懷孕第一期的時候也是,我不敢放太多情感,深怕如果流產的話我會受不了。
「妳覺得妳的 baby 會故意傷害妳嗎?」 「不會。」 「那妳在害怕什麼?」 「我可能怕成為那種失去自我、生活中心都圍繞著嬰兒的媽媽。」 「可是嬰兒要到一歲多以上,才能分辨出鏡子裡的那個人是她自己(個體),在這之前她都會以為鏡子內的反射是別人。 而自己則是跟母親一體,就如還在媽媽的子宮內一樣。 等到意識到爸爸的存在,也要等到三個月大以後。」 心理醫師說。
難怪外國人常說懷孕不是分成三期,而是四期,因為生出來後還有個「4th trimester」。
備註:她講的這個實驗我在 Netflix 上的 Babies 零到一歲有看過,該節目裡還講述許多有關的嬰兒身心發展實驗,還蠻推薦大家看的。
「妳不可以因為怕受傷害,而保留自己的情感。 因為無論嬰兒怎麼傷害妳,他們都是無心的。如果你讓自己對 baby 的感情抽離,那麼嬰兒很有可能感受到妳無法完全愛她們,而把那個對母愛的情感轉移給他人,那麼未來要再彌補會更困難。」 她接著說明。
其實我懂,因為我是由阿嬤帶到七歲才移民到紐西蘭,老實說我愛我阿嬤多於愛我媽。 就算移民前,每個週末都會回去跟我爸媽住,但跟阿嬤還是比較親,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妳跟妳老公怎麼樣?」心理醫生接著問。 「我懷孕後變得蠻依賴(attached)他的。 不然之前有一陣子我們有討論過離婚,當時我對他很 detached,這樣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比較不會心痛。」我答。 「既然你現在有辦法依賴(信任?)妳老公,代表妳接受有可能被受傷害的可能性。 而妳肚子中的胎兒比老公更不可能蓄意傷妳,那理當說應該更沒有理由對她抽離妳的情感。」 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理性上我了解,但心理上我不清楚有沒有辦法做到。 還有五個禮拜就到預產期了,我跟心理醫生說我想要產後再來看她。 接下來這五個禮拜我想要調整一下我的心態,看看有沒有辦法做到我們所說的改變。 雖然我還沒有辦法做到馬上「愛我的孩子」,畢竟還是有點陌生, 但網上很多資料顯示,許多新手爸媽也都需要幾個禮拜後才有辦法感受到愛,所以我知道我並不孤單,我只是希望我能夠在孕期能夠感受到那喜悅而已。
其實對於要不要來第三節諮詢我感到有點掙扎。 因為自從預產期倒數十四天,我突然可以把肚子裡的寶寶當成「人」。 我開始跟她說話(一方面也是怕她太早生),也會用名字稱呼她(之前我都叫她「肚肚」),突然間我覺得我心態變成正常,也會有期待感,這中途雖然也有跟老公大吵,但我並不會變得偏激,因此不太清楚應該跟心理醫師談什麼。 不過老公還是鼓勵我去諮詢,想聊什麼都可以。
心理醫生說通常在第一期確認寶寶安全後,準媽媽們就會開始跟孩子有共鳴,我確實晚了一些。 唯一讓我心中有點疙瘩的事,就是這段期間發生了一些家庭糾紛(這件事情目前不方便在網路分享),不過畢竟不是我的原生家庭,所以也沒有太多負面的感覺。 雖然這樣說,但總是怕是這件事情會藏在心底而影響我。
心理醫生一聽到我這樣講,馬上坐直正色地告訴我:「妳現在有了孩子,當母親的就會出現本能的保護欲。 千萬不要想要討好別人,妳唯一要照顧的就是妳自己、孩子、也許妳的老公,其他的甚麼都不要管。 尤其很多人都會想給你建議,千萬不要理,很多產後憂鬱症就是麼來的。」
我點點頭,產後的失眠總是會讓人變得脾氣比較暴躁,這時自我控制變得很重要。 心理醫生也教我一些跟老公講話的技巧,例如不要咄咄逼人。 雖然身為孕婦妳會希望老公會給妳最大的包容,但有時候為了婚姻的和平,妳也只能當那比較成熟的人。
「我怕我會把老公寵壞,使他沒有底線。 以前也常常讓他,但我覺得到後來他覺得是理所當然。」我講出我心裡的疙瘩。 「是沒錯,很多人都會這樣,可是妳老公也有來諮詢,慢慢地他會理解不是無限的包容不代表可以無法無天。」「聽起來好像是教育孩子。」心理醫師也同意我這樣的說法。
另外一件我覺得有點「心煩」的事,那就是我的好朋友預產期比我早三個禮拜,剛生了位新生兒。雖然很替她高興,但是在姊妹的組群內一直傳照片跟我們分享她的喜悅,連緊急剖腹生產的影片也都寄來!雖然血淋淋的新生兒也不是沒看過,但感覺就是不舒服。組群內也有已經剛生完的朋友,大家就在那裡面聊開了。
其實在我們上生產教育課程時,助產師就說當你越接近預產期,妳越不需要聽別人的生產故事。大家生產經驗都不同,很多都是負面的,只會讓準媽媽更緊張。尤其當準媽媽沒問妳的時候,直接分享自己的生產故事是很不禮貌的事(應該說沒顧慮她人的心情)。
假如我今天好奇的話,就會詢問,這時候媽媽分享就很OK,但直接一直劈哩啪啦講下去就會讓人不舒服。助產師說如果碰到這個情況,妳可以禮貌性跟對方說:「等我生完後,我們再一起聊好嗎? 因為我會緊張。」 畢竟這種感覺就像是大家考試都考完了,只剩妳還沒考,壓力會很大,希望未來的我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也許有些人不會介意,但誰知道呢?)
以上是我在產前跟心理醫師治療的感想及談話,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幫助到任何人,但至少打出來後有助於思考。也許我這不是產前憂鬱症,而只是需要跟人講講話?無論如何,希望孩子出生後能夠保持,到時候再跟各位分享其它狀況囉!
備註:以上的分享都有與我老公討論過,他也支持我發表這篇文章。
View Comments
你好 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動
我現在也是孕期中開始有憂鬱情緒 跟你的症狀都很相似⋯
墨爾本GP也是建議我去看心理醫生
想請問你的心理醫師有推薦的嗎 謝謝
哈囉 Sarah
很高興你有緣份讀到我這篇記錄。能夠找人聊聊懷孕時期的心理狀態實在很有幫助。不清楚你住那一區,但是我的心理醫師的網站是 http://www.resilienceforlife.com.au/ 。她是少數現在還有面對面資訊的心理醫師,不過你的 GP 應該也有推薦的人選。
無論如何還是要他們的 referral, 這樣才會有 Medicare rebate. 我的諮詢一次$170但 Medicare 可以拿回 $160。
https://www.antenatalandpostnatalpsychology.com.au/ 這個是我的 OB 給我的,可是後來距離的關係我沒有使用,也可以給你做參考。
懷孕辛苦了,希望這些可以幫助你。 *抱
我也是產前憂鬱,我完全理解你說的大家對於孕婦的感受跟看法視而不見的感覺,覺得自己很像隱形人,除非表現出大家對孕婦期待的樣子。我原本就不是對孩子或家庭有很多憧憬的人,在父母情緒勒索之下懷了孕,可是在懷孕之後他們卻對在憂鬱痛苦中的我加以指責. 懷孕一定要是自己心甘情願充滿期待再開始,這中間要承擔的痛苦在不甘願的狀態下特別艱難..
哈囉~ 謝謝你的留言及分享你的故事。嗯嗯,孕婦以及媽媽真的需要多點關心,而不是焦點都放在未出生的孩子或是嬰兒身上。我同意懷孕一定是要自己心甘情願,不然會更痛苦..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你不是孤單的 *抱*
Hi Winny
我很慶幸在產前看到你這篇文章。我目前也是35週左右,大約再一個多月寶寶就要出生了,心境上我覺得自己跟你在孕程很相像:自己一直覺得比起其他滿懷期待的朋友自己好像跟寶寶的連結感不夠強、淺意識總是擔心寶寶的出生會讓我沒有回頭路,失去自己的人生或掌控權、又或是擔心自己不能夠全心投入感情愛孩子等等⋯,很謝謝你所分享的諮商經驗,對我來說也開啟另一扇思考的窗,更讓我知道在這個時候我不是孤獨的
哈囉 Jia~ 很開心有緣能夠讓你讀到這網誌,也謝謝你的留言。 這種心境實在很難說明白,諮詢之後也讓我知道原來我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我很高興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感覺不孤單 :) 好好享受剩下的懷孕過程,祝你一切順利 *抱
Hi Winny,
我是兩個小孩的媽,也是一位催眠師。在寫催眠稿蒐資料的時候,跳出你這篇文章,覺得非常共時。成為媽媽真的是人生非常大的轉變(至少對我來說是),孩子剛出生時,我有產後憂鬱,看了一陣子醫生,在那個當下真的像被吸到黑洞裡,自己有意願才有可能走出來。現在我錄催眠冥想的音檔,希望可以陪伴媽媽們走過這個過程。和你分享我的音檔 https://podcastgo.pl/listen/?appleid=1595001216&guid=80311139-3b12-41cd-acfa-65f5ac07c710
孕婦系列即將告一段落,之後我會錄製媽媽系列,如果身邊有需要的朋友,也請妳分享給她們,一同把愛散播出去。
Hello Una, 謝謝分享你的故事以及 podcast,讓我感到十分安慰。 你的聲音好療育~真心希望其他媽媽們能夠透過你的節目來找到安慰。 再次謝謝你,讓我們一同把愛散播出去 ^^
哈囉 我在網路上無意間看到你的文章 因為我搜尋產前憂鬱
我目前剛懷孕約九週,老實說 從我發現自己懷孕到現在 我都沒有非常的開心,雖然懷孕這件事情,是我跟另一半說好一起試試看,有懷孕就有,沒有的話我也沒關係,而我也抱著僥倖的心態認為自己不會懷孕 ,因為年齡的關係37歲,但沒想到六個禮拜錢 我自己去美國找朋友度假 卻發現懷孕了,我整個慌了, 一點喜悅感都沒有,回到澳洲後 看到另一半很興奮的張羅很多事情 我知道 他會是一個很棒的隊友,但是我心裡就是開心不起來,甚至無緣無故掉眼淚,我也不想面對人群,連上健身房我都不想,我跟GP聊時 他說 他建議我做個諮商 他會在給我referral 去看專業心理師,因為他問我 我的不開心有到想刪害自己的程度嗎,我說有,我甚至連孩子都不想要,但我做不到,那如果我沒辦法做到不去要他,是不是結束自己會容易一點呢…….
哈囉 Chavril,很開心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心情。首先先恭喜妳懷孕了~
我完全可以理解明明是自己說要試試但真的懷孕時卻沒有喜悅感,感覺一切都變成真的了...
聽你這樣說我覺得好心疼,當初我也覺得我無法拿掉孩子所以情願結束自己...那種感覺會使人窒息:(
我覺得去做諮商找人聊聊是很好的建議,也許不會改變這種感覺但能夠有人聊聊實在很有幫助(對我而言)
懷孕對女人來說本來就會很多改變,荷爾蒙也是會讓人莫名地掉淚..
我不知道可以對你說什麼,只是想要讓你知道你不孤單,雖然每天會很煎熬但一切會慢慢好轉的。
給你一個大擁抱 xoxo
Hi Winny...
我跟老公之前也是懷抱著有就有沒有也沒關係的心態,最後發現懷孕時其實我頭皮發麻,但是又想到現在剛好是快要進入高齡前的最後時機,就留了下來。為了讓老公、家人開心我選擇忽略了心中其實很不想要小孩的心情,到現在進入四個月覺得渾身不對勁,喜怒哀樂變得平淡、自律神經失調、每天都被一股恐懼驚醒。也從一開始很害怕小孩有事到現在覺得自己的生命好像也不在那麼重要,因為身體跟人生好像已經變成不是我的。
我也不太會去跟老公吵架,但我明確感覺到我們之間有些事情改變,但雙方想法都是:要保住這個婚姻,不想當失敗者,他想好好把小孩生下來養育。我卻在孕期遇到身心靈的煎熬,腦袋反應不如從前,甚至影響工作。
目前正在吃抗憂鬱藥跟很多其他補品維持我每天的心情跟生活,只是不知道可以撐多久.....
哈囉 Giselle~ 謝謝你跟我留言分享你的心情,能夠講出自己的感覺非常不容易,實在是辛苦了 :(
懷孕後無論是身心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我完全能夠理解你說得在進入懷孕第四個月後開始對情緒感到平淡。
熟悉的現狀即將發生無法控制的改變真的會令人感到恐懼 >.< 當初心理諮詢對我來說很有用,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回想起來當時有人陪我講話真的是拉了我一把,至少平安度過那段日子。 我覺得你很勇敢還會吃抗憂鬱藥以及其他補品來維持每天的心情跟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給妳抱一個,真的是辛苦了。你不孤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