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Home
  • Destinations+
    • Europe
      • Azerbaijan
      • Bulgaria
      • France
      • Greece
      • Hungary
      • Iceland
      • Latvia
      • Montenegro
      • Portugal
      • Russia
      • Spain
    • Middle East
      • Turkey
      • Dubai
      • Iran
    • Africa
      • Morocco
      • Namibia
      • South Africa
    • Asia
      • Taiwan
      • India
      • North Korea
      • Nepal
      • Macau
      • Japan
      • Turkmenistan
      • Uzbekistan
      • Tajikistan
      • Kazakhstan
    • South America
      • Argentina
      • Bolivia
      • Brazil
      • Chile
      • Ecuador
      • Peru
    • Central America
    • Oceania
      • Australia
        • South Australia
        • Northern Territory
        • Victoria
        • Queensland
        • Tasmania
      • New Zealand
      • Fiji
      • New Caledonia
      • Vanuatu
    • Antarctica
  • Food & Wine+
    • Café & Desserts
    • Fast & Casual Food
    • Restaurants Reviews
    • Fine Dining Experiences
  • Travel Tips+
  • Luxury Travel+
    • Cruise
  • Pregnancy & Kids
    • Pregnancy
    • Parenting
  • Reviews
  • Archive+
  • Contact+

Travel with Winny

  • English
  • 中文 Chinese
  • English
  • 首頁
  • 我愛旅遊+
    • 歐洲
      • 法國
      • 西班牙
      • 葡萄牙
      • 希臘
      • 捷克
      • 匈牙利
      • 羅馬尼亞
      • 保加利亞
      • 斯洛維尼亞
      • 立陶宛
      • 拉脫維亞
      • 蒙特內哥羅
      • 瑞士
      • 波士尼亞
      • 塞爾維亞
      • 俄羅斯
      • 瑞典
      • 冰島
      • 亞美尼亞
      • 喬治亞
      • 亞塞拜然
    • 中東
      • 杜拜
      • 土耳其
      • 伊朗
    • 中美洲
      • 墨西哥
      • 瓜地馬拉
      • 薩爾瓦多
      • 尼加拉瓜
      • 巴拿馬
    • 加勒比海
      • 古巴
    • 亞洲
      • 台灣
      • 澳門
      • 馬爾地夫
      • 尼泊爾
      • 印度
      • 越南
      • 日本
      • 北韓
      • 土庫曼
      • 烏茲別克
      • 塔吉克斯坦
      • 哈薩克
    • 大洋洲
      • 紐西蘭
      • 斐濟
      • 澳洲
        • 昆士蘭
        • 南澳洲
        • 澳洲首都領地
        • 維多利亞
        • 西澳洲
        • 塔斯馬尼亞
      • 新喀里多尼亞
      • 萬那杜
    • 非洲
      • 摩洛哥
      • 南非
      • 納米比亞
      • 史瓦帝尼
    • 南極
    • 南美洲
      • 巴西
      • 阿根廷
      • 智利
      • 秘魯
      • 玻利維亞
      • 厄瓜多
      • 哥倫比亞
  • 世界美食記綠+
    • 高級餐廳料理
    • 甜點 & 咖啡廳
    • 當地美食小吃
    • 當地餐廳介紹
  • 旅遊教學篇+
  • 奢華旅遊+
    • 郵輪旅遊
  • 旅館評價+
  • 廠商合作
  • 育兒 & 懷孕
    • 懷孕
    • 育兒 & 媽媽經
  • Contact
  • 文章目錄+

北海道帝王蟹 、毛蟹、花咲蟹 — 札幌の名蟹拼盤!

2021-06-06 by Winny 發佈留言

感覺來到北海道,就一定要吃被稱為「蟹中之王」的 北海道帝王蟹 ! 於是在 2019年十月底,趁著台灣虎航特價時買到桃園來回札幌 NT$3200 的機票,丟下老公,自己一個人跑到北海道來個四天三夜的小旅行! 這趟旅行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吃! 希望能夠把日本四大名蟹( 北海道帝王蟹 、毛蟹、花咲蟹、松葉蟹) 一網打盡!

北海道帝王蟹 hokkaido king crab

這次到北海道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吃!

可惜經過日夜搜尋,發現一個人要吃到這四種螃蟹實在有點困難。 大部分的餐廳都是賣整隻的,或是套餐最低人數是兩人。 就算預算不是問題,許多高級料理店一個人進去也頗怪。 還好尋尋覓覓讓我找到位在札幌的居酒屋— 古艪帆来(網址),它們有小盤的三蟹拼盤,內含花咲蟹、毛蟹、 北海道帝王蟹 ,總價是 ¥5000,適合獨自旅行的我! 松葉蟹則是想要在別的地方吃。

Kitanogurume 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 海鮮食堂 北のグルメ亭 北海道帝王蟹

畢竟螃蟹一隻都那麼大隻,一個人吃實在不太可能。攝於札幌市郊的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

北海料理 古艪帆来 Koropokkuru

古艪帆来位於一棟大樓的三樓,門面不大,但是跟著 Google 地圖我倒也沒有走錯。 我是大約下午五點多去的,那時店裡沒什麼人,我一個人坐在吧檯,菜單上有繁體中文(網路上也有)很是貼心。 跟大部分的餐廳一樣,你可以單點花咲蟹、毛蟹、 北海道帝王蟹 ,又或者是兩蟹或三蟹拼盤。

古艪帆来 Koropokkuru

雖然店面不起眼,但跟著 Google Map 找應該是不會走丟。

由於我不可能只吃螃蟹,因此還多點了一碗飯和花咲蟹的味增湯。 以下就是我非常不專業的美食介紹畢竟我從小在紐西蘭長大,形容食物的詞彙實在知道的不多,請見諒~

古艪帆来 Koropokkuru

古艪帆来裡的螃蟹菜單,其實食物還蠻多種的,這只是其中一頁。

北海道帝王蟹 (Red King Crab)11-12月

日本的帝王蟹也被稱為阿拉斯加帝王蟹(Alaskan King Crab)。 牠的特徵是巨大帶刺的蟹殼和擁有長長的蟹腳,內含滿滿的蟹肉。 其實帝王蟹跟一般的螃蟹並不是同個種類,因為牠並沒有八隻腳+兩隻鉗子! 而是屬於擁有六條腿+兩隻鉗子的石蟹科。 這跟波士頓龍蝦跟一般龍蝦其實不是同種類是一樣的道理。

回去看在阿根廷拍的帝王蟹,才發現還真的只有六隻蟹腳呢!

老實說我第一次在北海道吃帝王蟹的時並不是很喜歡,當時是跟著旅行團到餐廳吃帝王蟹吃到飽。 那個口感有夠難吃,根本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會花大錢吃這種螃蟹。 事後在去前往南極的阿根廷城市– 烏斯懷雅待了幾天,那擁有號稱全世界最便宜的帝王蟹! 2016年,一整隻才 NT$1200! 是不是有夠划算?! 雖然是活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季節的關係,口感依然普通。

北海道帝王蟹 hokkaido king crab

小盤的日本名蟹拼盤,但一個人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所幸網友們都說北半球的帝王蟹比較好吃,於是這次回到北海道才願意重新品嘗一次。 「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雖然拼盤上的帝王蟹只是一隻剪開的巨大蟹腿,讓人方便食用,但口感已經比記憶中的帝王蟹好吃幾百倍! 果然要吃好的食材,一定要到好的餐廳吃或是煮對方式。 例如澳洲的袋鼠肉,許多人都說不好吃。 因為他們可能是吃袋鼠披薩,卻不知道袋鼠肉跟好的牛排一樣,最多只能三分熟,不然咬起來像是橡膠,原本好吃的料理就被人嫌到惡名昭彰。

北海道帝王蟹 hokkaido king crab

北海道帝王蟹的蟹殼。

毛蟹 (Hairy Crab)全年份

比帝王蟹跟松葉蟹小隻的毛蟹,外表的蟹殼毛茸茸的,在北海道全年份都能捕捉到,算是代表北海道的螃蟹。 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在鹽水中煮熟,能夠帶出蟹肉與蟹膏鮮甜的味道。 不過牠上面的殼蠻刺的,雖然餐廳已經把牠剪開,但吃蟹肉的時候難免會被扎到,讓我這懶人覺得有點不是滋味。

毛蟹 hairy crab

好吃但是一直把手弄痛的毛蟹。

花咲蟹 (Hanasaki Crab)5-8月

花咲蟹是我在蟹拼盤中覺得最好吃的! 聽說數量較為稀有,在日本只能在北海道根室離岸和其近海捕捉到。 會被稱為「花咲」的原因是該蟹在煮熟後,蟹肉跟蟹殼會變成鮮豔的紅色,像是開花一樣。 那個蟹肉的味道我實在難以形容,以前從未吃過。 而且殼內的蟹膏也無敵好吃! 如果今天我只能選一種螃蟹來品嘗,那絕對是花咲蟹莫屬!

花咲蟹  Hanasaki Crab

花咲蟹完全超乎我的想像!蟹膏跟蟹肉怎麼可以如此獨特!

單點的花咲蟹味增湯蟹也有附送一隻大的蟹腳,但因為在湯內煮過,肉質並沒有那麼好吃。 所以想要品嘗美味花咲蟹的朋友們,絕對不要貪小便宜,以為點味增湯就夠了!

花咲蟹  Hanasaki Crab

味增湯內的花咲蟹也蠻大隻的!

古艪帆来— 總結:

這一餐我吃得無敵滿足,再加上是一個人吃,覺得總額加起來不貴。 雖然對老公有點不好意思,但兩人的費用加起來就會有這餐不便宜的錯覺。 當晚回到家我連刷完牙後,嘴巴裡都還是有蟹味的感覺。 本來想要去尋日本三大名蟹之一的松葉蟹(snow crab),雖然主要產季是 3-7月份,但全年都找得到,可是實在吃太多螃蟹了! 所以還是放棄,等下次跟老公來再好好吃松葉蟹。

地址: Japan, 〒064-0804 Hokkaido, Sapporo, Chuo Ward, Minami 4 Jonishi, 4 Chome, 松岡ビル 3F

網站: https://www.koropokkuru.co.jp

日本名蟹參考資訊: 跟著達人吃!北海道螃蟹的種類、盛產期、吃法大公開

生魚片 sashimi hokkaido 北海道

昨晚吃那麼多蟹肉了,松葉蟹還是等下次吧!免得吃到怕就不好了。

Kitanogurume 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 (海鮮食堂 北のグルメ亭)

位於札幌市區外的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是個比較觀光客的餐廳,不過我自己倒是覺得蠻方便的。 他們有免費的市區旅館接送,可以前一天請旅館打電話預訂。 這裡除了是食堂以外,也有生鮮市場。 我因為下午就要去小樽,於是早上八點半就坐了接駁車,繼續海鮮之旅!
牡丹蝦 海膽飯 uni on rice

早上吃這麼豐盛的海膽飯跟北海拼盤,胃果然有點受不了啊!

原本是要來這邊繼續吃帝王蟹,但是昨晚吃太飽,今早還是點別的。 菜單有英文版本,也有圖片,讓人一目了人。 我點了一小碗的海膽飯(¥3050)跟單人份的北海拼盤(¥1510),裡頭有牡丹蝦,螺,干貝,鮪魚,烏賊。 先前在台北的三井吃牡丹蝦知道這種蝦還蠻貴的,新鮮吃果然好吃啊! 我則是沒想到日本海膽那麼貴,早知道先前在澳洲塔斯馬尼亞上次就應該多買一些。
Kitanogurume 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 海鮮食堂 北のグルメ亭

海鮮食堂北之美味亭 的菜單,有英文。

  • 地址:Japan, 〒060-0011 Hokkaido, Sapporo, Chuo Ward, Kita 11 Jonishi, 22 Chome−4−1
  • 網站: https://www.kitanogurume.co.jp/shokudo/ (內有菜單,可用 Chrome 的翻譯外掛)
以上就是我單獨到北海道四天三夜的札幌食記,希望有幫助到想要吃海鮮的大家。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加入我的 IG @ travelwithwinny 以及 FB 粉絲頁 Travel with Winny 一起跟昀去旅行 關注旅行即時動態喔!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inny 旅遊作家(@travelwithwinny)分享的貼文

分類: 世界美食記綠+, 亞洲, 我愛旅遊+, 日本, 當地餐廳介紹 標籤: 旅遊, 日本, 美食, 餐廳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Follow me on:

WHO IS WINNY?

WHO IS WINNY?

博客來「年度百大」旅遊作家,兼任台灣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Global Village 英文單元主持人,目前定居於澳洲。

曾放棄高薪的醫療專業,與老公辭掉工作帶著八公斤背包去環遊世界!旅遊足跡遍布世界七大洲,84多個國家。

台灣廠商邀約 LINE: katedog0630

想環遊世界嗎?快點入購買 Winny 新書!

想環遊世界嗎?快點入購買 Winny 新書!

近期文章

  • 北海道自駕行程 8天7夜|親子住宿、路線、花費一次看
  • 如何每餐外食省 25%-50%? 黃金海岸美食 —澳洲兩大省錢 APP 介紹
  • 帶小小孩遊澳洲: 黃金海岸 5大免費景點推薦
  • 追奶 紀錄— 我如何三週內從配方奶轉全母乳?
  • 9D8N 郵輪 —每人NT$12000 嘉年華海景房。吃什麼?玩什麼?全紀錄

BOOK YOUR NEXT HOLIDAY

Booking.com
Klook.com

租車最愛

Copyright @ 2015-2023 Travel With Wi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