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旅遊+

德黑蘭景點 — 逛電影《亞果出任務》前美大使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贏得數座金球獎電影 Argo《亞果出任務》? 這是一部由班.艾佛列克自導自演的美國驚悚政治劇情片,編自 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中的真實故事! 而片中被幾千名民眾、宗教學生和革命衛隊占領的前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現在被改名為美國間諜窩點博物館,英文是 US Den of Espionage Museum。 到伊朗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冷門的 德黑蘭景點 !

前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直接被伊朗政府叫成「美國間諜窩點博物館」。

在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佔領,五十二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長達四百四十四天! 這件事情導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競選連任失敗,也使美國與伊朗的關係惡化。

前美大使館外的塗鴉

德黑蘭是全世界第二十四大城市,地鐵除了有女性專用車廂,與台北捷運相差無幾。 前美大使館在的區域,就像平常的街道一樣。 唯一的差別是,牆壁上畫滿諷刺美國政策的塗鴉,從拿著手槍的米老鼠、象徵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斷手斷腳、美元上被稱為「上帝之眼」的金字塔眼睛漂浮在人骨及鮮血之中,都是用美國國旗上的紅、藍、白來塗鴉。

前美大使館外的麥當勞及米老鼠。

雖然這些塗鴉看起來好像伊朗很恨美國,但這與新世代的伊朗人想法是矛盾的。 一方面年輕人痛恨政府打壓人民,與美國關係不好,搶走他們走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另一方面美國又帶領其他西方國家打壓自己的家園,所以也很難真正崇拜美國。 不過伊朗人民普遍對遊客非常友善,所以千萬不要擔心種族仇恨而影響到旅遊興致。

手上拿著針筒及子彈的美國老鷹。

德黑蘭景點 — 前往美國間諜窩點博物館

以前這棟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只有在特殊日子才開,旅客們想進去還必須賄選警衛。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裡變成了博物館便開始收費。 我們 2019年底去的時候,門票一張 300,000 Rial,大約是兩塊美金。 除了禮拜五以及國定假日不開館,其餘時間都有開。

美國間諜窩點博物館的門票以及正門。

前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內部

大使館其實有很多棟不同建築,但只有一棟開放給遊客們參觀。 不管是內部或是外觀,看起來都像是被時光機凍結在七O年代。 上去二樓的時候需要通過厚重的鐵門,有點像是在拉脫維亞參觀在 2003年才開放的蘇聯前秘密基地,可見裡頭一定裝滿許多秘密。

原本大使使用的桌子還留在大使辦公室內。

迎接我們的第一間房間,是一個用來談祕密的房間。 房間內除了用玻璃再蓋一層小房間,還加上了鋁箔紙防止無線電傳播及避免對話被竊聽。

房間內的玻璃房間,防止人們竊聽。

其他房間就像是銀行金庫一樣,但裡面放著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通訊機器。 可以從當時遺留下來的機器看到當時最先進的科技。 裡頭雖然可以拍照,但不可以錄影。

像是銀行保金庫的房間,裡面有許多當時遺留下來的機器。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房間則是與一般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分開。 他們之間如果需要傳送文件的話,也只能通過牆壁的小洞,這樣才不會被攔截。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秘密房間只能從那個洞傳文件到另外一端。

博物館內有一位年輕導遊帶我們進去所有的房間並且詳細解釋。 他盡量以客觀的角度告訴我們當天發生的故事。 最後甚至撥放電影《亞果出任務》的一小段,並告訴我們電影錯誤的地方在哪裡。 例如電影中他們逃離德黑蘭時,並沒有差點被海關查封而無法離境這種讓電影劇情景章的情節。

當時的照片以及打字機。

摧毀重要的文件

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應該是在暴民佔領大使館前,大使館員工們趕緊使用焚化爐及碎紙機摧毀重要文件的畫面。 那些碎掉的重要文件,後來還真的被童工及志願者拚出來。

其中一台碎紙機,用來摧毀重要文件。

這些重要文件都是美國情報局與美國政府通性的重要文件,後來這些文件被拼湊成功後,許多秘密因此都公布於世人。

我們的導遊正在介紹牆上的照片。

其實以前伊朗與美國兩國關係良好,一方提供石油,另一方給予軍事及經濟援助。可是當末代沙王開始傾向西方價值觀,長年的獨裁政權和腐敗使國內宗教保守派及人民十分反感,就此引發出這場革命。 可是這事件使伊朗被西方世界獨裁,使經濟越來越不好。 我們在德黑蘭碰到一位旅館老闆,說在革命發生之前,伊朗多麼繁榮,可是現在旅客都不來,限制也一堆,導致旅館可能會開不下。

反美國主義的海報,自由女神看起來好悽慘。

伊朗是個很漂亮的國家,被西方國家誤解實在是很可惜。 在這之後,伊朗捲入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 我推薦大家前往佔地二十一公頃的 Holy Defense Museum 神聖防衛博物館 ,它詳細講述長達八年的伊朗與伊拉克的戰爭。 那邊有坦克、戰機等。 博物館本身也規劃的非常好,喜歡戰爭的人千萬也不要錯過!

神聖防衛博物館外直接用不同大小的導彈當裝飾品。實在有夠誇張!

Share
Published by
Wi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