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的搖籃山–聖克萊爾湖國家公園(Cradle Mountain – Lake St Clair National Park)擁有島上最高的山峰(1617 米高的 Mt Ossa 奧斯薩山)以及最深的淡水湖— 聖克萊爾湖(183米)。 這裡在一九八二年被列於塔斯馬尼亞荒野世界遺產中。 國家公園中擁有不同難度及時間的健行步道,尤其兩個小時的鴿子湖環湖步道(Dove Lake Circuit)風景優美,老少咸宜,更有可能在 Ronny Creek 步道上看到袋熊! 無怪來塔斯馬尼亞的觀光客一定會安排個一兩晚來 搖籃山健行 !
搖籃山高度 1545米,是塔斯馬尼亞的第六高峰。 先前曾七月來到該國家公園,知道冬天下雪機率很高,再加上之前在冰島曾發生朋友在山上差點遇難的事件(連結),所以這次特地四月來想挑戰搖籃山攻頂!
這條健行並不是什麼容易的路線,總長約十三公里,估計來回時間大約是八小時。 因此最佳月份應該是十一月到四月。 而且最好不要在下雨天嘗試登頂,這條路線的後半段都是比我人高的石頭,需要用四肢攀岩,雨天時(尤其下山)會非常不易。 像我從 2016年環遊世界就穿到現在的 Keen Koven 登山靴就覺得抓地力不太夠。
服裝的話還是建議洋蔥式穿法。 我最底層是穿羊毛長袖(透氣又可以遮陽),但我老公直接穿短袖。 第二層是刷毛外套(fleece),四月時沒有必要穿到羽絨(但我背包還是帶著以防萬一),最外層是帶防風外套,早上太陽還沒升起時跟山頂峰大時有穿到。 褲子的話就是普通長度的登山褲,老公是帶兩段式的,走到一半熱了就脫掉變短褲。
以澳洲政府的規定來說,搖籃山上的溪水並不能直接飲用(雖然先前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就可以)。 建議大家出發前先把水帶足。 另外山上也沒有販賣食物,請自備。 我們是自己做三明治當午餐,還有些水果餅乾當零食,切記就算水果皮(橘子,香蕉皮)也不能亂丟! 雖然是「天然」食品,但並不是當地產物,會破壞搖籃山的生態環境! 垃圾請全部帶回家!
出發前請到塔斯馬尼亞國家公園的官網下載路線資料:英文連結(按此),中文連結(按此)。 國家公園本身也需要付票進去,可以官網連結了解更多(按此)。
此健行的出發點是在 Dove Lake Car park。搖籃山因為遊客很多,因此如果你是早上八點後才進入國家公園(實際發車時間請按此)那麼就需要從遊客中心搭乘免費接駁車才能抵。 所以如果你有租車的話,會建議你趕在免費接駁車開始前開到停車場,好處是可以安安靜靜享受前半段的登山路線,另外如果回程時間比預期還長,就不會怕趕不回來。
就算你結束健行時還有免費接駁車的服務,你只要跟著巴士後面開就行了。 反正接駁車的目的就是確保大家在山路上慢慢開,就想像它在幫你開路吧! 另外出發前請到停車場小屋旁的小冊子寫下你的名字跟時間(雖然我們忘了…)這樣如果出事的話人家才找得到你!
基本路線:Dove Lake car park → Marion’s Lookout → Kitchen Hut → Cradle Mountain summit → Lake Wilks track → Dove Lake circuit → Dove Lake car park
一大早七點我們就開車前往 Dove Lake car park。 早晨陽光剛升起,鴿子湖面一片寂靜,一點風也沒有。 那個完美鏡面的湖景如癡如醉,令人著迷。 反觀下午的鴿子湖,因為烏雲飄進,整座湖灰沉沉,真為那些下午才到的觀光客感到婉惜。 他們一定不了解為什麼有人會想要特地來搖籃山–聖克萊爾湖國家公園吧!
從鴿子湖到 Marion’s Lookout 大約一個半走小時。 Marion Lookout 是一個可以俯望鴿子湖的高點,不過上去的話同時也能看到後面的 Crater Lake,顧名思義就是火山口湖。 這段路的坡蠻陡的,而且旁邊還有鐵鍊可以讓你拉上去(之後要攻頂可沒那麼幸運!)當時還沒有想到有鍊子其實是幸福的!
Marion Lookout 有許多石頭可以坐下來休息,當我們正在吃點心時那些搭第一班接駁車的登山客也陸陸續續到來。 其實從這上面看鴿子湖並沒有一大早那麼夢幻,休息夠了就可以朝今天的目標— 搖籃山頂前進!
從 Marion Lookout 到下一個休息點 Kitchen Hut(算是緊急小屋)這段路非常平坦,遠方可以看到搖籃山頂。 登山網站上建議背包太大的話,可以留在小木屋,不過我們還是帶上去。 這間小木屋有兩層樓可以上去。 附近有真正的廁所可以上,不要像我們不知道再往前幾步就有廁所,結果跑到附近草叢解決… 到目前為止應該已經走了三個到四個小時。
Kitchen Hut 這邊的牌子寫著攻頂要三小時,我們嗤之以鼻,覺得怎麼可能會那麼久。 剛開始邊往上爬時還邊打呵欠,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有多痛苦。 抬頭往上看眼前的石頭,很像冰島的玄武岩瀑布— 斯瓦蒂瀑布(Svartifoss),誰會想到之後會徒手攀爬這樣兩座的石頭山!
這段路爬沒多久就已經在雲端上,也遇見幾位登山客正在下來的路上。 一開始只是大步跨上石頭,小腿肌肉還足夠應付。 之後開始需要用到雙手,一沒控制好,手上的鑽戒被刮了一痕! 真為戒指感到心痛! 爬到後來不得不把兩人的婚戒收到背包哩,免得再戴下去就被刮花了!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旅遊戴婚戒出門,因為人還是在澳洲不怕危險…)
原本想說登頂再吃午餐,但肚子已經餓得要死,不得躲在一個沒風的地方吃酪梨起司火腿三明治。 說真的這些石頭真的是益智考驗,下一步腿和手到底要抓那裡,在上去之前都須要想一下。
當我們終於翻過第一個石頭山,發現又要下去再上來,真的是想要暈倒! 在這裡如果一不小心摔斷腿還不知道直升機能不能上來呢! 山上有棍子標記著該往那個方向走,不過當腳步越來越慢,遊客越來越多,到最後根本大塞車! 下山的時候更是如此!
有趣的是看到許多情侶一起來登山,到最後老婆臉都很臭。 尤其有些石頭真的距離很遠,需要用跳的! 如果像我一樣太矮, 腿不夠長,這條健行會走到很痛苦! 到最後的時候那些石頭根本跟我的身高一樣高! 需要身體用力地拉才可以勉強勾到下個石頭爬上去。 上坡就如此艱難,下坡就更糟糕了!
就這樣我們成功在中午十二點前抵達搖籃山頂! 看著對面的 Barn Buff 山,看起來像是一頂禮帽。 許多人到山頂才開始吃午餐,不過我們發現遠方開始有雲進來,於是照片拍完了就趕緊下山。 下山比上山更困難,不只塞車比之前嚴重,有些人看起來嚴重虛脫,好像是腳抽筋(?),更有一位男子不小心腿卡入石縫中痛得哇哇叫! 還好他沒事。 當然還是有些人穿著很輕便,隨便步鞋就來爬,我只能佩服他們。
回到 Kitchen Hut 的時候,回頭根本已經看不到搖籃山的山頂。 山上就是天氣變化多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天氣會是如何,因此早點出發非常重要。 真不知道那些現在才登頂的人能不能看到我們先前所目睹的景色?
回去有兩個方向可以走,一個是往左走往 Face Track。 這個距離較短,可以比較快速回到鴿子湖並回到停車場。 另一個方式就是回到 Marion’s Lookout,然後走 Wombat Peak 經過 Wombat Pool 和 Lake Lilla 回來。 只想要趕快回到停車場的我們當然選擇較短的 Face Track,沒想到這裡又是一個高難度的路線!
這條路的石頭都非常狹窄,而且需要爬幾段上坡再下坡。 我們這些剛從搖籃山頂下來的人腿都已經軟了,每爬一步就會開始痛。 遠方可以看到 Lake Wilks 跟鴿子湖,可是已經沒有白天那種藍色,而使被深灰色取代。
這裡的下坡也蠻陡的,所幸又開始設置鍊子,所以至少可以拉著鎖鏈下去。 到最後根本已經不想要拍照了,再加上下起小雨,忘了戴防水外套的 York 只想趕快回去。 等到最後我們到階梯時真的是喜極而泣,回到正常觀光客的地方了! 眼前的鴿子湖真的很醜,我們也無心欣賞風景,加快腳步回到停車場。
這趟健行並沒有見到袋熊,真的是非常可惜。 上一次來的鴿子湖環湖路線沒走完,但倒是見到了三隻。 York 這位澳洲人一輩子沒見過野生袋熊,有點替他感到婉惜。 不過路上倒是有看到牠們的便便,還真的是正方形的,可惜科學家到現在還無法解釋為什麼會這樣。
以上就是這次的 Cradle Summit Hike 搖籃山健行 , 手機記下來的距離是 16KM,上升了 815米,共花了九小時。 這次沒有拍影片,所有的短片都上載到 Instagram 即時動態,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 @travelwithwinny 看看!
由於早上很早就要出發,建議還是住在遊客中心附近。 附近住宿沒有很多,建議大家提早訂! 另外就是餐廳食物步便宜,想要省錢的話最好自己煮。 第一推薦的是 Cradle Mountain Wilderness Village,以有自己的私人衛浴來說它們家最便宜。 可惜我們去的周末是復活節,只能選擇 Discovery Parks – Cradle Mountain。
Discovery Parks – Cradle Mountain 只有私人套房,沒有自己的衛浴,所以要到外面使用公共廁所。 雖然很乾淨,但是半夜要去上廁所真的很冷! 這裡也有露營設備,算是適合家庭旅遊的好地方。 價位來說是這附近最低的,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啦!